在人生这场跋山涉水的旅途中,要想最终攀上顶峰去看风景,需要坚持的唯一真理就是真诚、实在。
卑,就是自卑,不自信;亢,就是狂傲、自负,自信过头。更多人在上司面前表现出来的不是自负,而是自卑。因为上司往往影响着我们的绩效评价、工资、晋升等等,所以,大多数人在面对上司时,难免有所顾忌,感觉低人一等,甚至阿谀奉承,希望以此来换得上司的认可。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做,干工作尽心尽力,面对上司不卑不亢,汇报工作有理有据,上司才会尊重你、认可你。因为上司看重的是你的工作绩效,而不是你的恭维或奉承。他要没有这个认识,也没资格做上司。
要做到不卑不亢,一是要尽职尽责,二是要对本职工作心中有数。在此基础上,汇报工作时有一说一,既不夸大成绩,也不掩盖缺点和失误,更不能弄虚作假,歪曲、掩盖事实。其实,只要你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公司利益,即使你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,甚至为公司造成了损失,上司也不会责备你。不卑不亢还要求我们就事论事,不涉及任何个人是非。只有这样,才有利于改进工作。搬弄是非,对公司有百害而无一利,必须坚决杜绝。

这里的“下属”不一定是你自己部门的下属,也可能是职能管理范围内的对象。公司赋予了不同的管理者(包括职能部门)一定的权力,包括不同的决策权、签字权、监督权、检查权、建议权、奖惩权等等。管理中常常需要我们运用各种权力进行工作安排和管理指导,时间久了,管理者(包括职能部门)很容易滋生目中无人、耐心不足、傲慢无礼的习气。官僚气越来越严重,高高在上,不愿意走到群众中去,不愿意放下身段与基层人员平等沟通,更不愿意帮助下属成长。上司之所以是上司,往往是因为你在某些方面较为专业,而且过往的成绩优异。如果管理者总是犯上述毛病,轻则会挫伤下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重则会引发、激化内部矛盾,甚至导致团队分崩离析。这样的团队,怎么可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呢?
管理者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,那就是做下属的教练、家长和服务员。明确了这个职责定位,上司就需要经常与下属保持有效地沟通,就会多一点耐烦心,就会主动帮助下属,就不会轻视下属,甚至打压下属。
怎样才能做到不骄不躁呢?关键是要端正对下属的态度:首先,上司要懂得尊重每一位下属,懂得谦虚谨慎;其次,上司必须心胸开阔,视野宽广,不能“武大郎开店”,只用不如自己的下属,这样只会导致团队整体水平和战斗力下降。相反,上司要不断鼓励下属去钻研,去创新,去试错。
这里的“同事”,不单单指自己部门内的同事,还包括相关部门级别相仿的同事。部门内的同事间,自不必说,“低头不见,抬头见”;不同部门的同事间,也会有工作上大大小小的业务交叉,可能需要交接工作、配合业务办理、提供数据资料或业务之外的互相帮助。十根手指长短都不一样,同事间必定在能力上、学历上、性格上、说话办事方法上都不一样。而同事间往往既存在合作关系,同时还存在着竞争关系;处理好了同事关系,大家共同进步,处理不好,就会出现明争暗斗,见机报复,甚至搞拉帮结派、团团伙伙。如何处理同事关系?关键是以诚相待。以诚相待,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一样对待。一样米养百样人,同事间没有必要什么都一样,首先应学会尊重同事间的个体差异。如果以差异为新闻,乱传小道消息,一定会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。要知道,你尊重别人,别人才会尊重你。有的同事可能会因为自己能力突出,也抓住了机遇,从而受到了上司的青睐,成为大家眼中的“红人”;而有的同事可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,在另一个角落里默默无闻地工作。实际上,在工作中,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同事,都应以诚相待,不能厚此薄彼,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。这里还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新老同事之间应该如何以诚相待。简而言之,新同事应该主动向老同事学习,老同事应该多多指点新同事。老同事经验丰富,聆听他们的见解,不仅能减少以后在工作中走弯路的可能性,也会使得老同事感到新同事对他们的尊重。而如果你是新进的高级人才,对那些相对资历长、能力弱的老同事,更需要以诚相待。老同事也要明白,在新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,你主动伸出援助之手,一定会让他们铭记终生,从心底里感谢你的帮忙,在以后的工作中,他们也会积极配合你。

企业是盈利组织,这就注定了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必须务实,否则就没有收益。务实就是讲究实际,一个务实的组织才有可能发展,一个务实的人才有可能成功。因为务实,华为在市场拓展初期,任正非也会亲自披挂上阵,为获得客户的认同而全力以赴。当华为成功后,任正非也不愿意与媒体打交道,因为他觉得空谈无益,他坚持说实话、说真话。有一个规律,越务实的人越不在乎名气大小,越在乎名气大小的人越不务实。“真诚”让我们消灭了虚假,“实在”则强调我们要脚踏实地,要把理念变成现实。每个公司都会有问题,没有问题的公司是不存在的;每个人在工作中也都会遇到问题,没有问题的工作是不存在的。关键不在于有没有问题,而在于如何面对问题。面对问题,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。什么叫实事求是?就是有多大事说多大事,是什么性质的事说什么性质的事,客观事实和主观判断之间要保持一致。怎样才能做到对问题实事求是?关键是要对所有的“问题”有一个客观的认识,不要把问题放大或缩小。人们往往容易将自己的优点和贡献无限夸大,而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别人、上司或者老板。事实上,别人也好,上司也好,老板也罢,都是人,只要是人,就都会有优点,也有缺点,你敢说自己没缺点吗?你敢说自己的优点真的那么多,贡献真的那么大吗?既然你自己也有缺点,为什么要求别人、上司或老板完美无缺呢?有些人看人,先看缺点,看公司也是如此,这是一种很不明智的思维习惯。每家公司都有一本“难念的经”,进入一家公司,一定要明白自己是去工作的,不是旅游,不是度假,不要想着去享福,那样你会很失望,天下没有白享的福。工作就是付出,没有付出,就没有收获。工作就是由很多困难、很多烦恼组成的,你不仅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,而且必须克服它们,才能够获得工作中的快乐。